您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工作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西安国家版本馆开展“文化赋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7 18:23:15 作者:祝学亮 点击次数:

为厚植文化自信根基,践行新时代育人使命,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行政管理人员一行12人,于5月7日上午赴西安国家版本馆开展“文化赋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版本馆前合影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详细了解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总体布局和西安分馆概况。在读者服务中心,认真聆听版本馆设计理念和建筑布局情况,沉浸式体验汉唐风韵;在序厅,参观了气势恢宏的四层通顶书墙,感受厚重的文化氛围;在《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个展厅,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参观现场

参观学习过程中,老师们都被丰富的馆藏所震撼,无论是古老的典籍、精美的书画,还是珍贵的文物,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辉煌成就。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了解到版本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版本的传承和保护是文化延续的重要环节,它确保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新型文化殿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沉浸式文化滋养。

参观结束后,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闫文耀总结强调,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解码者、文明传承的编程者,让数据科学真正成为文化永续传承的新引擎。她号召大家将版本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将版本保护技术转化为科研课题,将版本文化传播纳入社会服务体系。

通过参观,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前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坚守。老师们感慨:“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载体,不仅是技术革命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实证。”当看到陕甘宁边区时期《解放日报》原版时,党员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了将红色文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教育初心的信念。

此次文化赋能行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吹响了文理交叉创新的号角。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正以数据技术为舟楫,在浩瀚文明长河中探寻育人新航道,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的科技人才书写时代答卷。

【国家版本馆介绍】

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依山而建成为一大亮点,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

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阁)选址西安秦岭圭峰山,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的分馆之一,于2022年7月30日开馆,开馆后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将载有中华文明印记和地方特色印记的各类版本纳入其中,着力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的历史文化保藏、展示、研究与交流中心,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关闭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  邮编: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