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中央及国家部委重要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理工系也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谐,理工系于4月13日下午在樊川讲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心理学专家陶安龙博士为我系学生讲解如何应对心理健康与大学生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参加此次讲座的有理工系副主任尚治国老师、辅导员樊丽辉老师、张丁乐老师及各班心理委员、学生代表等200余人。
尚治国副主任强调指出,心理健康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系的重点工作,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这也是我们开展此次讲座的原因。
陶安龙博士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标准等的讲解,拓展延伸的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知”“行”“意”的本质,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再感到恐惧和神秘,陶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述、灰谐幽默的语言不时引发全场笑声和热烈掌声。在现场提问互动环节,陶老师对所提的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大家收获良多。
阳光十条,照亮前行之路:
l 了解自己,觉察自我感受与情绪
l 增强心理弹性,完善心理品质
l 多元的看待世界,拓展知识结构
l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l 养成良好的节律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l 学会运用正确的自我暗示,改变不良情绪
l 面对压力学会放松,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l 拓展自己的兴趣,多参加集体活动
l 多与家长朋友沟通交流,寻求社会支持
l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先成人而后成才”,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更需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大学生成才才会有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理工系后续也将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活动,阳光心路,让我们一起同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