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软件工程专业设立于2015年,本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依托陕西省一流专业,不断深化改革,构建一套涵盖“OBE”育人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强化实践的多维度专业改革新方案。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课程、企业工程项目和各类交流项目,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在软件工程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同时,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的能力、敏锐的专业探知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发挥有效作用,能通过多种终身学习的途径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新技术,能够在软件领域和信息化产业中完成项目研发、项目管理、系统测试、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特色优势
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本专业以“新工科”和“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引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为社会新兴技术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在校内制定专业相关教学实验实训平台,采用企业真实案例教学,实行产学联动,教师定期到企业深造。在校外,本专业与北京前千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作为实训基地,与大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鼓励学生竞赛,以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蓝桥杯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为龙头,不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00人次,申请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项目20余项。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只结构合理、科研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师资队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到100%。教师专业方向涵盖了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页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等主要学科。本专业注重师资结构调整,近3年引进硕博士青年教师8名,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观摩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
六、核心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软件测试、算法分析与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
七、就业方向
1、在软件工程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例如人工智能系统搭建、大数据系统搭建、算法研究)、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2、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薪资平均7.5k+,部分在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可达月薪1.5w+,与同届毕业生相比薪资可观。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 邮编:710100